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3011|回复: 0

体验别样的幸福味道 (秦霞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10-22 15:23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体验别样的幸福味道
秦 霞

      班里有个特殊的学生小A,聪明但十分好动,课堂上无法保持安静,毫无纪律性可言。上课总是漫不经心,手脚不停地动,听讲时眼神游离不定,回答问题常常语不成句。做功课时,不是切橡皮,就是玩铅笔,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,学习成绩落后。除此之外,他课间活动更令人担心,不时会有学生来告状,班上同学都不愿跟他交往。在家里,由于父母忙于工作,无暇顾及,平时都是爷爷和奶奶照顾他,两个老人家哪里能管得住,家里就是他的游乐场。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暴露出了好动惹事的性格,家长对此也是无可奈何。
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,我决定先和小A聊一聊,交谈中他对自己犯的错误概不承认,还找一大筐理由,使用最多语言是“没有啊”,好像我们都在冤枉他。他拒不认错,我该怎么进展下去呢?通过了解,我知道他的父母其实很关心孩子,虽然知道孩子有很多不良习惯,也很头痛,但表现出的只有无奈,“老师,现在我们都不求这孩子学得有多好,只要能改正这些缺点,我们就很高兴了。”但他们两人又总是忙于自己的工作,孩子绝大多数时间跟爷爷、奶奶在一起。这么一来,要想使孩子发生转变也成了一纸空谈。
细想想小A的种种表现,再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相联系,我觉得首先小A的表现和隔代教育有一定关系。做爷爷奶奶的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他的身上,疼爱有加,过分关注,以至于事事代劳,处处迁就,导致他出现任性、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控能力低的问题。另外,父母在孩子一次次的犯错时,没有及时教育孩子和明确行为规则,告诉他违反规则就要受到适当的惩戒。加之父母长期忙于工作,对孩子疏于管理和照顾,小A的心中严重缺失爱,这样的孩子,他的心底里是多么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、鼓励与信任啊!
当然,我也从自身反思,作为班主任,平时对小A要求过严,这样使他身心负担过重,往往欲速则不达。由于他行为特殊,不免受到老师的批评,以至于养成自卑、胆怯、逃避、说谎、反抗等异常行为。越是这样,越受到老师的批评,越批评他就越逆反,造成恶性循环。我意识到如果再用原来的教育方法,不仅不会有成效,而且会适得其反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和小A的父母多次交流,希望他们尽量夫妻双方配合,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在孩子身边,尤其是做作业的时候更要在一旁督促,克服他学习写作业走神的习惯。他的妈妈现在不再是只把孩子交给老人,而是每天晚上都会帮孩子补习功课。
学校里,我课堂要求小A一定要专心听讲,首先从坐姿开始。平时我有意识地多给他一些鼓励,多提问,树立他的信心,感受学习的乐趣。每天督促其在抄作业本上记下当天家庭作业,回家后请家长督促他认真完成,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。发现他的闪光点,及时给与表扬,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……
不经意间,我发现他有了一个可喜的转变,有一次我在班上问,哪位同学愿意帮老师打扫办公室的卫生?向来对旁物漠不关心的他竟然高高地举着手,从他的目光中我看得出他真的乐意做这件事,我的心里一阵感动,半学期来的努力终于开始有了起色。于是我趁热打铁,要求家长平时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,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。
小A在家人的关爱和老师的教导下、在同学的帮助下慢慢地改变着自己的不良习惯,步入良性的成长轨道,我也在体验着别样的幸福味道。

QQ|手机版|天水市实验小学 ( 陇ICP备19004291号-1|甘公网安备62050202000543号 )

本站支持IPv6访问 本站支持SSL安全访问

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合作北路34号 电话:0938-8220222

天水市实验小学 © 2001-2023 版权所有 GMT+8, 2024-6-4 01:02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