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307|回复: 0

《一次实践引发的思考》 六年级一班 王梓童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10-6 18:17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 晴

《一次实践引发的思考》

   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,准确地说也不是实验,只是动手做了一个会动的“稻草人”。
    制作这个“稻草人”需要准备的材料有:一个马达、一个弹簧和几块木片。这个“稻草人”的制作很简单,用马达连接一个弹簧,使身子和手臂可以动起来。做好的“稻草人”就会像田间地头的稻草人一样,一边甩着胳膊一边扭动身躯,动作看起来有点夸张滑稽。
    稻草人虽然制作简单,但是细细想来,背后的故事却一定是不简单的,我不禁想要探寻这智慧结晶的起源。查阅相关资料后我知道了,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稻草人,那时主要出现在庙会和农耕仪式上用来祭祀,代表着对丰收和神灵的崇敬。而后来广泛用于田间驱鸟则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:三国时期,诸葛亮施用巧计,演了一出“草船借箭”的戏码,而就在这天,一位渔翁正巧捕鱼到此,不想这渔翁捕鱼不成却捕上来一个“死人”。然而当他硬着头皮把“死人”拉到船边,再仔细一看,却是一个头戴皮盔,身穿皮甲的稻草人。渔翁忙捞其上船,将它藏进了小船暗舱里带回了家。从稻草人第一天放在渔翁家里,奇事就发生了。原来渔翁家里有很多老鼠,平常连猫都不怕,白天有鼠跑,夜晚鼠打架,闹得不能安宁,可是这天夜里,老鼠绝了踪迹,全家人过了一个宁静安稳的夜晚。大家觉得奇怪,几经琢磨,不禁想到稻草人,估计与它的神威有关。到了清明谷雨的落种季节,下到田里的种,又同往常一样,田鼠要来吃,麻雀要来啄,渔翁正感到无法可治的时候,突然想到了稻草人。于是他连忙把稻草人搬来插在育种地。这法子还真灵!稻草人在田里一竖,田鼠不来了,鸟雀飞走了,他家种的苗长得整齐茁壮。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村里,农民们纷纷效仿,扎上一个个稻草人立在田间。后来发展到每逢收获和种植季节,为防鼠防鸟都扎上了稻草人。再后来人们在文学创作中甚至用“稻草人”来指代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的人,可见对它们的喜爱之甚。
    现在,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,稻草人已经很难在田间地头出现了,反而是在一些艺术创作里面时常得见,这是不是说明稻草人也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艺术品呢?也许我的一次实践也可以创造出了不起的艺术品呢?

QQ|手机版|数据统计 ( 陇ICP备19004291号-1|甘公网安备62050202000543号 )

GMT+8, 2025-7-5 07:53

天水市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

Copyright © 2006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