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孙疆华 于 2024-10-20 23:43 编辑
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晴
《诗词中的“愁”》
六年级一班孙疆华
愁情,愁思,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。在古诗文中“愁”则更为深切,更为感伤。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诗词中的愁,是独属于“伤心人”的愁。晏殊为官数年,富贵荣华,亭台楼阁尽在囊下,却能写出那么多心事重重的情诗;诸如李商隐,纳兰容若之流,他们的一生并不比正常人坎坷,却照样留下“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”的愁情。他们是天生的诗人,一次登高,一个身影,一声凄鸣,便足以感慨万千。
“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”诗词中的愁,是现实无力的辛酸。张继漂泊异乡,科举失利,在秋色漫天的姑苏留下“江枫渔火对愁眠”的千古名句;太白仕途失利惯看官场,在处处碰壁中长叹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”。辛稼轩饱经沧桑,壮志未酬,题下“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,说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”一声轻笑,既是叹息,亦是自嘲;东坡丧妻心切,日夜悲戚,在幽梦中再见佳人,“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”,便道尽一切愁思;易安日日思君不见君,望窗前院落,文思与愁情交融,造就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之挚切。
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诗词中的愁,无人再能企及那亡国之痛。李后主为一国之君,却亲眼看着山河破碎,国破人亡。再烛光摇曳中,他又忆到了故园,那锦绣楼阁,那春花秋月,每一寸故土,在他心中都是那么沉重,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。殊不知,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包含了太多,太多……
愁,是常常有的;而古人谓愁的那份文思与浪漫,却再难有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