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284|回复: 0

《观何占豪讲座有感》 六年级一班 王梓童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10-10 21:06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王梓童 于 2024-10-10 21:07 编辑

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晴

《观何占豪讲座有感》

六年级一班 王梓童

    前几天,我去了东方明珠----上海,参加了“敦煌之星”古筝决赛,相比较初赛的紧张,决赛的状态就好多了,本来以为,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,但令我没想到的是,在这惊喜之后还有更大的惊喜:比赛之后何占豪老师的讲座。
    提起何占豪这位大师,不一定家喻户晓,但要是提起世界名曲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,那肯定是无人不知了,而何占豪老师正是这首曲子的作者,他的名作还有《临安遗恨》、《孔雀东南飞》等等。
    讲座一开始,何占豪老师就说他已经九十二岁了,他创作《临安遗恨》这首曲子已经有32年了,现在他还可以亲自讲解曲目的内涵和情感表现,下一个32年,他希望我们能够坐在台上,既是传承者也是创新者,向更多的人讲述名曲佳作的魅力,让更多的人喜欢并传承我们的传统音乐。
    接下来,何占豪老师主要围绕《临安遗恨》这首曲子展开了讲座。何占豪老师讲《临安遗恨》讲得十分吸引人,由浅入深,即使是我们小学生也可以听得津津有味。这首曲子描述的背景是:民族英雄岳飞保家卫国,在战场上英勇杀敌,却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害死。英雄可以战死沙场,可以马革裹尸,可以与敌同归于尽,却不能屈辱地死在狱中。正是: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、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”真是让人好一声长叹。
    何占豪老师说:《临安遗恨》这首古筝曲表现了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在临安狱中,在赴刑场的前夕,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、对家人处境的挂念、对奸臣当道的愤恨,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和遗恨临安的悲哀,这些情绪和情感都融入到了旋律中。旋律朗朗动听,感染力极强。可是通过弹奏,就能感受到表现能力的差异:有的人就能弹出这种铁汉柔情、悲怆和无奈,而有的人,则只是浮于表面,要么炫技,要么死板生硬没有内核。究其原因,多数不是演奏能力的天壤之别,更是共情能力的差异。因为弹奏技巧可以通过练习达到水准,而人筝合一,曲筝合一的境界却是难上加难。所以,要想驾驭曲目,要先去听、去感受、去共情,然后再去弹。
    怪不得古有高山流水觅知音,琴声之中,情先行,若曲中无情,技巧练得再精湛,也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。若曲中有情,则虚实合一、共鸣震荡。
    讲座结束了,可何占豪老师对于古筝演奏的金玉良言却一直在我脑中震荡。。。。
   

QQ|手机版|数据统计 ( 陇ICP备19004291号-1|甘公网安备62050202000543号 )

GMT+8, 2025-7-7 18:26

天水市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

Copyright © 2006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